7月5日,广文书院院长胡正武和学工部副部长马斌带领“‘江湖漫叟领风骚’广文书院戴陈成长研学实践队”,在石塘展开了第二天的研学走访。在石塘镇干部林作标的引导下,实践队在参观海边小镇——石塘的风景人情的同时,也在探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文化的影响。
上午,队员在林作标的带领下上山望海,实地参观石塘风貌。沿着一级级的台阶,入眼的是山岭上海味十足的民宿小屋。下山观海的路上,一块牌子“风从海上来” 映入眼帘,“下一句是‘旅游向东看’,这句话出自我们学校的崔书记之口。”胡老师介绍道。

看了东海的风情,林作标带领队员来到中国传统村落——里箬村。村内的乡村博物馆、渔村小叙、陈和隆故居、大奏鼓传习所等一一展现在队员的面前。
其中,大奏鼓作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在当地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都是男人来表演,主要是为了祈祷出海平安和庆祝满载而归。”林作标踩着奏鼓的步调向我们介绍。队员们驻足时间最长的陈和隆故居,集居住、生产、防御于一体,“这在整个浙东沿海是很出众的”,其独特性可见一斑。尽头的小花园也满足了当时人们的“诗意人生”。

下午,我们拜访当地闽南语的专家——林松其先生,并对他进行采访。无论是闽南语独特的歇后语,还是趣味小故事,都深深吸引着队员们。队员们被闽南语折服的同时,也为闽南语在石塘可能消失这一消息感到悲伤。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胡正武认为,方言是充满活力的语言。他在强调方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表明将方言传承下去治本之策是让孩子开口讲方言,才能延续方言的生命。
文化是丰富且具有内涵的。在这一天的研学走访中,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还了解到地域文化产生的语言魅力。无论是大奏鼓或是闽南语,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去传承。传承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