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台州学院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人民武装部、就业服务中心)

书院活动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书院活动 > 正文
台院学子走进三门,探索红绿蓝组合拳模式共富乡村之路
2022-07-05 返回列表

 

打好乡村振兴之战,青年一代勇担先锋。近日,台州学院广文书院“弘扬台州红色文化,打好共同富裕‘红绿蓝组合拳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台州市三门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大学生们走近红色基地,走进塘间绿野,进一步倾听乡村振兴背后的温暖故事。

626日,实践队首站来到亭旁镇岙楼村。村党支部书记楼可掌与队员们分享了该村自2011年以来通过“亭旁红旗第一飘”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建设乡村的历程。作为一位地道的岙楼村人,他一心为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之风”,带领村民破老拆旧,开启红色农家乐村旅游开发之路。“心中有党,两手端平,眼光放远,头要带好。”娄书记这样说到。谈起十余年的乡村建设之路,楼书记的眼里仍有星光。

627日,在上任郑村的“同心·民盟共富基地”内,队员们品石斛,嗅玫瑰,踏山路,聆听基地负责人郑尚盖的座谈讲解。从甬台温铁路修建后的林下“贫土”,到如今种植产值翻倍铁皮石斛的“天然基质”,队员们系统了解该村对林下铁路贫土治理的成功案例。

亭旁红色纪念馆、包定故居等红色文化景点,同样令实践队师生赞叹不已。队员们在红色小巷领略亭旁镇建立苏维埃政权时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纪念碑前悼念“亭旁起义的烈火忠贞”。除了红色文化景点之外,这里还有亭旁集镇中心区块的1928街区作为以红色文化为主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在这里,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党性与红旅共同发扬,充分为打造亭旁红色旅游金名片描上了光辉一笔。

628日,在三门历史名人雕塑公园站,实践队成员瞻仰各时期、各领域对三门革命和建设具有突出贡献与重大奉献的历史名人,初步感悟伟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体悟三门红色革命文化的印记。

实践队还走进芹溪村——三门的西柏坡,感受“绿色致富”的三门精神。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该村因地制宜打造天门峡翡翠谷景区——以绿水青山为底色,红色文化为特色。跟随村书记卢永军、乡贤卢为欢的脚步,队员们穿梭于峡谷吊桥,参观位于大山深处的临三工委旧址,体验山内小火车的独特风趣。

629日,实践队走访了三门县的横渡镇和浦坝港镇。被群山围绕的横渡镇是一个零工业的乡镇,故而绿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是横渡镇的特色。通过横渡镇党委委员严嘉荣的介绍,横渡镇采用“村集体与工商联合的发展模式”,让村民们以土地入股,使土地的开发实现了统一规划和共享开发,著名的“潘家小镇”就是这样的模式;浦坝港镇则是发展蓝色经济的代表,实践队分别走访了浦坝港镇的西浦村和渔家岙村。在西浦村,了解了当地以妇女就业增收为主的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共富工坊”发展模式;在渔家岙村,实践队访谈了浦坝港镇党委副书记、2010届校友杨振江,并走访了具代表性的海水养殖与滩涂养殖的鱼塘建设基地,得知当地养殖的主要产品是作为“三门九鲜之一”和“鲜甜三门”代表产品的青蟹,成功将外出捕鱼与养殖相结合,在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又提供了就业岗位。

630日,实践队走访了花桥镇,对花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勋,党委委员陈威屹和副镇长缪胜钢等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并参观了当地的“红旗共富鱼塘”,了解到花桥镇在海水养殖方面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将人才与技术结合了起来;“鲜甜产业党建联盟合作人才大学生养殖户”——方俊指出以后花桥镇的鱼塘还是由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来管理的,可见花桥镇对人才的重视。

经过了五天的走访调研,实践队从“红绿蓝”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三门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发展:在三门,亭旁镇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发展红色文旅经济为主;横渡镇和芹溪村则依山傍水,最适宜绿色发展;浦坝港镇和花桥镇则临近海边,海水养殖业十分发达。三门的成功经验证明,因地制宜谋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须坚持的原则。

脚步走出去,感悟带回来。台州学院广文书院“弘扬台州红色文化,打好共同富裕红绿蓝组合拳暑期社会实践队”走出校门、深入乡村,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点滴力量。



 

文:夏贝杰 陈杰/图:陈薇 丁新洳 周欣怡/审核:盛跃明/责任编辑:王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