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台州学院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人民武装部、就业服务中心)

优秀辅导员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风采展示 > 优秀辅导员 > 正文
李丹娜[2024年校优秀辅导员]
2025-10-24 返回列表

 


请回答,辅导员!

——奔走在热爱里的青春回响

  李丹娜,女,中共党员,浙江绍兴人,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现任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书记,主要负责团学、公寓、宣传、安全等工作。曾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二等奖、校清风宣讲大赛一等奖、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校暑期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此外,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项目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


《请回答1988》里有句台词:“请一定要站在你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而《请回答辅导员!》这部属于她和学生的“连续剧”,则在每一次倾听与守望中,把青春的每一帧都镌刻进了热爱的答卷。自20238月入职以来,她始终秉持“做学生成长道路上最温暖的回答者”的初心,将理想之光照进现实的土壤,以陪伴为帆、以责任为桨,用一场场奔赴与一声声回应,诠释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价值所在。

当青春发问:谁能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她的回答是:请看“组织育人”的路径图谱。她始终认为,学生的世界不缺信息,但缺方向;不缺梦想,但需引领。因此,她聚焦“以理想为中心”的思想引航工作,将思政教育前置到大学生涯的起点阶段。在新生职业规划课上,她牵头开展“请回答,大学四年”沉浸式生涯体验营,通过“角色扮演”“我的大学地图”等活动帮助学生规划成长路径。她尤为关注学生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轨迹,围绕“选得出、育得强、管得住、用得好”的育人目标,牵头优化了团学干部考核方案,组织开展了20余场专题培训,搭建“任务台账+月度述职+年度考核”三位一体的干部管理模式,打造“有为才有位、实干得实绩”的成长生态,让学生骨干在“干中学、学中干”。制度之外,她更注重把“组织力”延伸到青年活动中,打造“轻运动,强联结,有温度”的育人场景。过去一年,她主办体育活动30余场,师生联赛、趣味接力、荧光夜跑……,累计1000余人次的身影在这里找到活力与归属。当飞盘赛事成为公寓文化节的核心项目,体育精神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焕发勃勃生机。奋斗终被证明:学院连续两年蝉联校运会文科类学院团体总分第一。运动场上的英姿是组织育人+体育育人的生动注脚,更是外院人自信绽放、组织赋能最生动的图腾!


当学生困惑:谁能看见我躲起来的疲惫?

她的回答是:请看“协同育人”的破局之道。作为年级辅导员,面临着“1人对245”的常态化高强度管理,她没有止步于“事务性管理”,而是从系统机制上推进协同育人改革,构建“辅导员主导、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育人共同体。她依托“E路同行”午茶会品牌,策划举办15场面对面交流会,邀请书记、院长、教学秘书、后勤等部门走入学生、回应诉求,实现诉求响应率100%。在实习就业方面,她发挥校外资源优势,联动10余家企业HR、研究生校友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为学生打通实习直通车,帮助其实现“心动”到“行动”的职业转变。她还重构了“寝室长—班长—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推行“日报—周报—月议”反馈机制,并为寝室长开设心理识别与突发事件应对培训,赋能信息哨兵。在她推动下,寝室管理逐渐走向自治、联动、预警的良性循环。2024年度,她累计处理29起学生危机与冲突事件,其中80%以上的预警信息来自寝室长,极大提升了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精准度。她始终相信:“辅导员不是无所不能,但可以连接一切。”她用机制协同、以真情破题,让每一位学生在困难中都能被及时看见、有效托起。

当时代问:谁能讲好青年的故事?

她的的回答是:请看“实践育人”的具象表达。她深知,青年成长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她鼓励学生“走出去”,让思想照进现实,用行动回应时代。她始终坚持将育人过程延伸至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推动学生“走出去”“沉下去”,在社会课堂中收获成长与认同。在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她带队深入台州各地,调研996”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团队历经42天,深入访谈,形成调研报告,该成果被市总工会、临海市慈善总会采纳并助力学生团队闯入“挑战杯”省赛,斩获银奖,实现学院历史性突破。她本人也获评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在思想的传播高地,她亦不甘于只做台下的鼓掌人,更渴望用行动诠释“身教重于言传”。在2024年浙江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中,她作为学校教师组“唯一入围者”,在赛场上将中国故事与国际视野交织融合,荣获省级二等奖!在清风宣讲大赛上,她用“青年说廉”创新方式传播廉洁文化,讲出青年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廉洁课,摘得一等奖。她以实践为径、用行动为笔,书写青年在时代浪潮中的奋进姿态。

在回答中成长:她愿是那个永远作答的人

两年的辅导员工作时光,她从未缺席学生的成长节点。从新生的第一场见面会到毕业的最后一场座谈会;从深夜的陪伴电话到参赛文本的每一页修改;从个别学生的心理谈话,到学生赛事的组织筹划,她用点滴努力构筑起一份沉甸甸的“辅导员答卷”。她是守夜人,为学生点一盏灯、等一扇门;她是陪跑人,助学生从跌倒中爬起、在低谷中向阳;她是发声人,帮助学生在世界面前讲出自信、讲出精彩。在成长这条无止尽的路上,她始终奔跑在热爱里,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情感回应时代。她愿继续做那位“永远准备作答的人”,也愿用更坚定的信念、更专业的能力、更真诚的陪伴,照亮更多青春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