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联合“共同成长”工作室举办第65期“启心有约”专题讲座。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陈统献以“心灵药方”为主题,为校内30余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及工作室成员,带来一场专业且温暖的分享。

讲座现场
陈统献结合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用“钥匙开锁”的比喻开篇:“精神药物不是魔法,更像精密钥匙,能打开被疾病打乱的神经‘锁’。”他从师生最关注的抑郁症切入,用通俗语言解读了常用精神类药物的作用。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调节情绪神经递质,帮患者走出低谷;苯二氮䓬类药物可快速缓解突发焦虑。”陈统献介绍,抗精神病药物能阻断过度活跃的多巴胺受体,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但可能带来肢体异常、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药物是双刃剑,绝非万能药。”他用“雨伞”打比方,“心理疾病是心灵阴云,药物不是吹散乌云的风,而是让患者在雨中保持干爽的伞,直到阳光来临。”他强调,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才是长效治疗路径。
真实案例让在场者深受触动:一位抑郁症患者经用药调整,从沉默寡言恢复正常社交;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药物副作用体重激增,经个体化替代方案治疗后,病情稳定且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精神科用药是科学,更是需要耐心与关怀的艺术。”陈统献的话引发共鸣。

互动现场
互动环节中,针对“患者抗拒用药,认为吃药是认输”的一线困惑,陈统献建议用生活化比喻沟通:“药物就像近视眼镜,不改变你是谁,只是帮你看清世界。”他重申,药物、心理支持与社会关怀,共同构成心理疗愈的“完整拼图”。
此次讲座不仅更新了心理工作者的精神用药知识,更传递了“科学治疗+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这些收获将转化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力量,为需要帮助的学生点亮生命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