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台州学院委员会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人民武装部、就业服务中心)

学工动态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心湖书院开展“宋韵台州”探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05 返回列表

 

7月1至2日,心湖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院长杜才平的带领下,深入黄岩、临海两地,通过实地考察、文化体验与学术调研,挖掘历史遗产的当代价值,以脚步丈量台州宋韵遗存。

黄岩篇合影留念

黄岩篇:探青瓷古韵 寻宋风遗响

7月1日,走进黄岩展开文化寻根之旅。在黄岩博物馆,镇馆之宝——赵伯澐宋代冠服以精湛的丝织工艺震撼了师生。沙埠镇出土的青瓷器釉色如玉,器型端庄,无声诉说着宋代台州作为青瓷重镇的辉煌历史。同学们凝视文物细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透过一件件展品与千年前的匠人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随后,实践队探访了宋代五洞桥。这座古桥以五联拱券横跨西江,石栏板上的莲花浮雕仍清晰可辨。队员们轻抚桥栏,感受古人“虹桥卧波”的智慧,更从桥畔碑文中解读出宋代台州水陆交通的繁盛景象。

青瓷村的“龙脉”遗址将实践推向高潮。在70米长的宋代窑址剖面旁,沙埠镇镇长详细讲解了青瓷烧制的“土与火之歌”。同学们走进传统工坊,领悟“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宋人胸襟。行程尾声,九峰公园的瑞隆感应塔以斑驳塔身迎接实践队。这座北宋古塔檐角风铎轻响,与苍松翠柏共构一幅“塔影山光”的宋画意境,为黄岩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临海篇合影留念

临海篇:溯府城烟霞 承千年匠心

7月2日破晓,实践队转赴临海续写宋韵篇章。东湖的晨光中,队员们沿湖心亭至逢源亭缓行,但见九曲石桥倒映碧波,湖畔楹联墨迹犹新,恰如《嘉定赤城志》所载“亭台错落,为一州胜处”。登临江南长城时,师生们发现宋代包砖城墙的设计处处体现着"因地制宜"的智慧。半圆形的城墙轮廓不仅美观,更巧妙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分散洪水冲击力。双门设计暗藏玄机——可促进空气流通,形成泄洪通道。翁城顾名思义,能形成"瓮中捉鳖"的防御态势。这些筑墙的巧思展现出宋人将军事防御与水文治理完美结合的营造智慧。

龙兴寺千佛塔下,实践队与讲解员展开对话。当得知此塔曾为日本佛教建筑蓝本,同学们更深刻体会到“文化输出”的历史先声。夕阳中的巾山双塔则引发对“佛塔镇水”传说的考证热情,古籍记载与实地勘验在此碰撞出思辨火花。

从黄岩青瓷的“雨过天青云破处”,到临海城墙的“铁马秋风大散关”,心湖书院学生以双脚丈量宋韵脉络。当现代青年触摸砖瓦温度、破译文物密码时,千年文脉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创意种子、文旅融合的灵感火花。此次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历史从未褪色,它只是以更青春的方式,正慢慢地被重新讲述。

 

文:林心怡、郝婉竹/图:杨雯欣/审核:杨启富、王林军/责任编辑:金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