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政队伍专业化水平,4月18日,我校在椒江校区国际会议厅举办第十一期辅导员“学习日”活动。校党委学工部部长杨启富主持,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全体辅导员、部分班主任及宿管员参加。

培训现场
本次活动聚焦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提升,特邀国内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吴才智教授担任主讲。吴教授深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多年,在危机干预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务”的课程设计,系统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体系。

吴才智作专题培训
上午,吴教授开展了两场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彩讲座。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专题中,吴教授结合一个个典型案例,抽丝剥茧地剖析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详细讲解了分级干预策略。每一个案例背后,都蕴含着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入洞察,让听众能够直观且深刻地理解如何在实际中识别心理危机信号,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随后,在《精神障碍防治与危机干预中的家校沟通》专题里,吴教授聚焦于“共情式沟通”技巧。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例子,阐述了这一沟通技巧的运用方法和重要性。他着重强调,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家校协同育人”的信任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精神障碍防治和危机干预工作中形成强大合力。
下午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实务操作。在《危机干预与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议题》专题中,吴教授结合近年来的典型司法案例,深入解读了校园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和风险防范要点。这些案例不仅具有代表性,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在危机干预和处理伤害事故时,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参训人员普遍反映,本次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聆听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商学院辅导员杨丽花老师表示:“吴教授的讲解既有专业深度,又通俗易懂,特别是那些实操性很强的沟通技巧和处置流程,对我们一线工作者帮助很大。”

培训现场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危机干预不仅是一项专业技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家校沟通不仅要搭建桥梁,更要建立信任;法律意识不仅是工作底线,更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底气。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推进思政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