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上,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开展第55期“启心有约”主题沙龙,30位高年级学生代表参与活动。沙龙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视角解读电影《遗愿清单》,通过现场讲解与开放式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开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度对话。
活动期间,心理咨询师刘冉以“罗斯五阶段理论”为切入点,解析影片中两位主角的生命际遇。当冰冷的医疗机器声成为存在焦虑的背景音,他们决定奔赴旅程,以完成遗愿清单的方式对抗虚无,这正是存在主义“自由选择”与“自我建构”的生动诠释。刘冉引用存在主义的波动影响理论,与同学们一起绘制“存在价值坐标”,共同探讨自我生命的意义对他人的价值。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共同探寻“生命当下”的真实触碰。

活动现场
“启心有约”心理主题沙龙坚持师生共同成长和朋辈互助之理念,以沙龙、论坛等多样形式与师生相约。下阶段,心理中心将进一步依托该平台,举办更多、更丰富的心理主题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合影留念